院校对比 院校对比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Schoo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硕士农业管理项目介绍

农业硕士农业管理

农业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能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掌握农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具有独立担负农业农村领域较高层次性质工作的能力。

农业管理(095137)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素质、知识、能力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农业专业基础知识,宽广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在农业产业发展领域具有相应的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独立承担农业发展领域技术推广活动的能力,能够胜任各级农业管理机构相关政策制定、解释、执行,以及农、牧、渔、加工企业管理,金融机构涉农业务管理,农业科技组织管理,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标准化、农产品物流与电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考试内容
考试科目一:英语二
考试科目二:思想政治理论
考试科目三:农业综合四
教材参考:《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周三多,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
《农村社会学》(第三版),刘豪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
《农业政策学》孔祥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出版
考试科目四:农业推广
教材参考(任选一)
1.高启杰主编 农业推广学(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3年
2.汤锦如主编 农业推广学(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年
3.《中国农技推广》等国内外期刊杂志。

项目特色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溯源于1905年江西实业学堂,本科教育肇始于1940年创办的国立中正大学农学系,1994年由江西农业大学原农学系、园艺系、植物保护系3个学校二级单位合并而成。现有农学系、园艺系、植物保护系和植物科技系4个系和1个植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600余人,硕士研究生333人,博士研究生79人(含外籍留学研究生2人)。
【师资条件】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现有教职工157人,教授和研究员32人(二级岗位10人),副高职称人员5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0人,博士生研究生导师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9人。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5人、省双千人才2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7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9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计划”人选4人、省杰出青年人才资助计划人选6人、江西省井冈学者3人、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7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9人,江西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10人、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二级岗人员11人。
【学科建设】现有作物学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作物保护和农业生态学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作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学和生态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生态学、动物学、遗传学、果树学、蔬菜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病理学和农药学10个学术型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农艺与种业、农业管理2个农业硕士招生领域,具有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同等学力人员在职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农学、园艺、植物保护、种子科学与工程、茶学、动植物检疫6个本科专业,农学、园艺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植物保护专业为江西省优势专业。
作物学一级学科在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中遴选为成长学科,园艺学、植物保护学一级学科为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园艺学硕士点为江西省“十二五”示范硕士点;拥有作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植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双季稻现代化生产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果蔬采后处理关键技术与质量安全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学科平台,建立了教育部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南昌)、江西省果蔬保鲜与无损检测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工程实验室和江西省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核心协同单位组建的“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2014年度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近几年投入仪器设备和教学设施建设经费1亿多元,为教学、科研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人才培养与科教支农】贯彻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促进“一懂两爱”农科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形成了“四模块三融合双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精品课程建设、多媒体课件建设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年先后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7项、二等奖2项,本科生考研升学率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2021届本科生考研升学率高达51.95%)。始终坚持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在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中国水稻研究所、江西省农科院等单位,江西现代种业有限公司等公司企业建立校外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实施科教兴农,累计推广科技成果40余项。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近3万名毕业生,他们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科技创新及行政管理等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科学研究】“十二五”以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300余项,科研经费超过2亿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连续多年保持10项以上,2021年立项20项,创历史新高。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主持的“江西双季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参与完成的科技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800余篇。成功培育出“淦鑫688”“五丰优T025”“泰优871”等国家级超级稻新品种,“赣脐3号”国家级脐橙新品种,“赣猕6号”国家级猕猴桃新品种,以及玉米、豇豆、西瓜等16个作物新品种,观赏油菜花新品系市场需求旺盛。作物遗传育种团队“19年磨一剑培育出超级稻”事迹在新闻媒体引起强烈反响,作物遗传育种团队被评为江西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创新团队和果蔬保鲜与无损检测创新团队被评为江西省科技厅科技创新团队。
【学生素质】注重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依托团委、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毕业生深受社会和广大用人单位青睐。近5年来在校大学生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植物保护专业能力大赛一等奖、全国农科学子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茶艺技能大赛三等奖等,涌现出了全国高校示范团支部、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百佳团支书等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农学院团委先后被评为“全省五四红旗团委”和“全省高校十佳院系团委”,花卉协会、三农学社多次被评为学校“明星社团”。1994年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多次受到团中央、团省委表彰,连续20多年被评为校级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服务队被评为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开展的实践项目被评为全国“千校千项”遴选活动“最具影响好项目、全国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优秀团队金奖。学生工作多次受到学校表彰,多次荣获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和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项目优势

本领域包括农业经济与政策、农业技术经济与管理、涉农企业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业工程与供应链管理五个方向,培养要求如下:
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掌握农业产业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具有在农业管理专业领域协同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把握农业发展的方向,熟悉国家农业产业发展、经营、推广等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现代发展理念和技术创新、推广能力;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素质修养,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基本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培养目标

本领域包括农业经济与政策、农业技术经济与管理、涉农企业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业工程与供应链管理五个方向。本领域重点培养掌握农业经济与政策,拥有农业管理相关技能,掌握本区域农业信息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级才。培养过程中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强与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合作,注重思政教育。